苍穹的雨,一丝一丝地飘着,象满天飞舞的细沙。(雨景的描写渲染了气氛,为下文描写人物的心情交代了背景。)
只有我和他,放慢脚步走在路上。(交代人物与地点。第一次点明“放慢”。)我和他手里都有一把伞,可是谁也没有打开,任雨肆虐地打在脸上,或许那样我的心会舒服一些。(以“雨”的“肆虐”来衬托“我”的心情。)
眼前是朦朦胧胧的一片,绿色在雨水的洗涤下显得更有活力,周围的一切都如仙境般地迷人,可我却提不起精神去欣赏。(环境虽“迷人”,但“我”的精神“提不起”来,暗示了“我”心事之重。)
“你冷吗?”他关切地问。(好一个“关切”地发问,打破僵局,开启下文。)
“不冷。”我回答说。接着便是一阵沉默。
“你为什么不问我为什么不回家?”我终于打破了沉默。(女儿的反问,打破了沉默。)
“哦!因为你不想说。”他放慢语速说。(第二次点明“放慢”。)
“我生物才考了94分。”我紧紧地咬了咬嘴唇,声音低得像是说给自己听的。(语言加动作的描写,很自然地交代了事情的原委。)
“嘿!还不错,满分是100分吧!”他半开玩笑地说。(“半开玩笑”是对“我”自责的理解,也是对“我”的鼓励。)
我一声不吭。
“难受吗?”他关切地说。
我闭上眼,眼前黑乎乎的一团,雨水打得我眼睛酸痛。一不小心,踩上了一块硬硬的石头,眼看就要跌倒了,突然一只强壮有力的大手把我扶住了。(动作描写,突出爸爸对“我”的关爱。)
“你不生气吗?”我问道。(女儿感动,问语体贴。)
“为什么要生气?我英语交过白卷,吃过鹅蛋,你这算是小巫见大巫,女儿见老爸啊!”
我简直不敢相信,这就是平时对我严厉的老爸。我放慢脚步,迷惑了。(“老爸”现身说法,进一步消除女儿顾虑。第三次点明“放慢”。)
“是呀,我和你妈都希望你能念好书,将来有出息。你都这么大了,知道成功不在一朝一夕,耐心也是我们或不可缺的一部分。”(全是鼓励,全是关爱。)
“谢谢你——老爸!”女儿理解了老爸,渐渐地。(女儿慢慢地理解了“老爸”的理解,答语恳切。)
“谢什么?”他望了望田野、庄稼,放慢脚步,说,“也许,如果慢慢地前进,你会发现沿途有许多你不曾看到过的美丽的风景。”(“老爸”因势利导,再次鼓励女儿。第四次点明“放慢”。)
我凝视这初夏的小雨,“润物细无声”,在雨声中顿悟:放慢脚步,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每一件事,也许,比最终的胜利更重要。(篇末再次点题,抒情真切。)